加法生活是永無止盡的追求
因為慾望,一定是無止盡的
大腦會生出很多的想法
不會停止思考,不會停止想要
這是自然的機制
是推動我們生活的自然動力
但
居住空間,收納空間,預算,甚至是生命都是有限的
我們只能專注追求我們在乎的部分
甚至是進行深度學習與思考,才會帶來生命的深度
而減法生活,是一個很棒的目標
因為他是有極限的
也就是對追求而言他是有終點的一個目標
對人的思考來說,追求有終點的賽道才有所謂的達標成就感
一個人的基本需求都是類似的
比如生活中大概僅需一個杯子、一個飯碗、一個湯碗等
如果超過這樣的數量太多又不做斷捨離的話
肯定就會在家中逐漸囤積
囤積不去整理久而久之會喪失對家中環境的心動感
對於物質如果可以更近一步去把關新物品是否有其“必要”購入
才是真正的活化了你的大腦思考啊
減法生活帶來的空間感與輕鬆感,還真是用錢買不到的呢
我的個性或思考多半是化繁為簡
能夠用兩步驟做的事,不會想用五個步驟
日常生活都是自己打理家事、料理、採買等,需要搶時間,所以盡可能簡化步驟以求達到親自建立的生活模式
另一方面我還會考量對地球有沒有好處
當然從年輕開始我也買/嘗試了不少的物質商品
丟棄的也不少
但
我逐漸會把對地球的傷害降低作為我的決策考量
人類因為聰明才智發展了很多幫助人類做事的商品與科技
但我個人覺得原始一點的生活還是對環境相對友善的 (比如最近推廣的減低塑膠吸管的利用,其實沒有吸管喝冰拿鐵也沒有多不方便啊)
我相信已經有不少人意識到這一點了
也許氣候不會馬上暖化,人類不會馬上滅絕
但作為有限的生命,我們是個旅人、過客,可以盡量多為環境或其他物種想想,這我覺得可以作為各位的中心思想進行日常選擇的判斷
我可以理解“加法”確實可以帶來話題性
比如家中有500+ Hermes的貴婦就會吸引大家的目光
可以發現很多的新聞都跟加法生活有關
為了吸睛不得不以加法生活產生與普通生活的“差異”/“差距”
但
是不是越多就代表越滿意自己的生活?
是不是越多就越快樂?
大家可以試試看先去追求“更多”
然後再試試看減法生活
我覺得人生就像一個U型賽道
年輕時往某個方向跑去,最後又回到純樸的生活
在香港的這幾年因為物質很豐富
我在物質追求的進步很快
很快就學習到並意識到,擁有更多,不會更快樂
其實大部分的需要被滿足後,人生差不多已經有80分了
多餘的物質或是嘗試都是錦上添花
那些理所當然的存在(比如陽光空氣水,水電瓦斯,社會平穩,互相尊重等)才是最重要的
我當然可以買得更多,或住一個更大的房子,裝飾得更好
但我要做給誰看呢,別人羨慕了我的生活真的有讓我更好嗎?
如果答案是”沒有“,那這時候就會看向自身,追求減法生活
若你的物品都是嚴選,都是讓當下的自己滿意或心動的
那麼就算一個也夠用了!
我常跟先生說,我們逐漸重視”品質“,而非數量
一杯用心選擇的茶,帶給自身的滿足感,絕對大於1000mL的可樂
而且數量多了,對健康都不一定有益處呢
人生在世,是為了體驗,不是為了收集與擁有
因為到頭來物質的東西我們的靈魂都帶不走唷
能帶走的只有這世的經歷與增長的智慧吧
祝福各位:)